-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祥平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胃陰虧多由溫熱病后,熱灼陰液所致。由于陰虛內熱,故口干舌燥、渴而能飲。胃宜降,胃陰虛失降則上逆,故干嘔呃逆。多為腸傷寒,糖尿病,癌癥、高熱后期等病。胃陰虛與脾陰虛都有陰虛內熱的表現。胃主納,脾主運。脾陰虛不思食。脾主運化輸布,為胃行津液,運化失職則腹脹,脾為胃熱所灼,不能為胃行津液,則腸中干燥,大便于結。口干舌燥,渴而能飲。饑不欲食,胃納減退,食少乏味。或有胃熱而消谷善饑。大便干結,小便短少。脘部灼痛,嘈雜痞脹。干嘔呃逆。齦紅齒衄,舌紅少苔,舌有裂紋而少津,或舌絳而光亮,脈細數或虛數。
2018-01-23 1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