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病可能引發貧血,包括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等。其原因涉及胃黏膜損傷、胃酸分泌異常、內因子缺乏、藥物影響及營養吸收障礙等。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8-01-29 19:43
1.胃黏膜損傷:胃黏膜受損可導致慢性失血,如胃潰瘍、胃炎等,使鐵元素丟失,引發缺鐵性貧血。
2.胃酸分泌異常:胃酸不足會影響鐵的吸收,進而導致缺鐵性貧血。
3.內因子缺乏:影響維生素 B12 吸收,造成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常見于惡性貧血。
4.藥物影響:某些治療胃病的藥物可能影響造血原料的吸收,間接導致貧血。
5.營養吸收障礙:胃病導致消化吸收功能減弱,使造血所需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葉酸等攝入不足,引發貧血。
總之,胃病患者若出現貧血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吃富含鐵、維生素 B12、葉酸等的食物。治療時需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