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癥,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精神壓力、自身免疫問題等。治療胃炎通常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調整、生活方式改變等方面。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2-09 21:25
1.病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常見原因,可通過呼氣試驗等檢查確診,治療常使用四聯療法,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藥物刺激如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損傷胃黏膜,需避免或更換藥物。不良飲食習慣如暴飲暴食、過度飲酒等應改正。長期精神緊張、焦慮也可能誘發胃炎,要注意心理調節。自身免疫性胃炎則需針對性免疫治療。
2.癥狀:常見癥狀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嚴重時可能出現嘔血、黑便。
3.檢查:胃鏡檢查可直觀觀察胃黏膜情況,還可進行組織活檢明確病變性質。幽門螺桿菌檢查有助于確定病因。
4.治療:藥物治療方面,除上述提到的針對幽門螺桿菌的藥物,還可能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替普瑞酮,抑酸藥如雷貝拉唑、蘭索拉唑等。飲食上要清淡、規律,避免辛辣、油膩、生冷食物。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適量運動。
5.注意事項:患者應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大幅波動。
總之,胃炎患者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因、癥狀等多方面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并注意日常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