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流鼻涕、鼻子不透氣可能是鼻炎的表現。其成因眾多,如環境因素、不良生活習慣、自身免疫問題、鼻腔結構異常、感染等。 1. 環境因素:長期處于寒冷、干燥或污染的環境中,鼻腔黏膜易受刺激,導致炎癥發生。 2. 不良生活習慣:不注意保暖,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易引發鼻炎。愛吃零食,尤其是辛辣、油膩的零食,可能影響身體代謝。 3. 自身免疫問題:自身免疫系統失衡,可能錯誤攻擊鼻腔組織,引發鼻炎。 4. 鼻腔結構異常: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結構異常,會影響鼻腔通氣和引流,誘發鼻炎。 5. 感染: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鼻腔,可導致鼻炎。 總之,鼻炎的成因復雜。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合理飲食,增強體質。
2024-10-30 09:5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淵? 鼻淵是以鼻流腥臭濁涕、量多不止、鼻塞、嗅覺喪失、頭痛等為主癥的鼻科疾患。重者稱為“腦漏”。是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病。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素問·氣厥論》中就有本病的記載:“鼻淵者,濁涕流不止也。”《景岳金書》也說:“鼻為肺竅…若其為病……時流濁涕而或多臭氣者,謂之鼻淵,又曰腦漏”。鼻淵相當于西醫學的急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和副鼻竇炎。它是鼻竇黏膜的急慢性化膿性炎癥,由于鼻竇開口細小,稍有狹窄和阻塞便影響鼻竇的通氣和引流而發生感染,一旦感染,則往往累及鄰近的鼻竇,所以統稱為鼻竇炎,臨床以上頜竇發病率最高。若束得到適當治療,反復發作,或患者體質虛弱,病情延誤易轉為慢性鼻竇炎。現代醫學還指出本病的發生與感染和變態反應有關,其病理改變也是混合性的,具有化膿性炎癥與變應性炎癥同時存在的特征。這是造成本病的遷延難治的原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