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喻清和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氣虛血瘀癥候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病癥,恢復期的調理需要綜合考慮。若出現此癥候,應及時就醫,明確病情嚴重程度,并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18-01-12 07:39
1.疾病原理:氣虛血瘀指氣的推動無力,導致血液運行不暢,瘀阻脈絡。常見癥狀包括氣短乏力、肢體麻木、舌暗有瘀斑等。
2.治療方法:中醫調理常以益氣活血為主。可選用的藥物有腦心通膠囊,其能益氣活血、化瘀通絡;還有血府逐瘀膠囊,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作用。
3.藥品效用:這些藥物多含活血化瘀、益氣通絡的成分,通過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癥狀。
4.用藥提醒:用藥期間需注意觀察身體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5.就診建議:一般可先在社區醫院或二級醫院就診,若病情復雜,再前往三級醫院。
總之,對于恢復期屬氣虛血瘀癥候者,藥物調理只是一部分,還需注意飲食、作息等方面的綜合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