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福印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外科
-
痔瘡手術后三年肛門旁出現疙瘩且疼痛,可能是術后復發、肛周膿腫、肛瘺、外痔、肛門息肉等原因造成的。 1.術后復發:如果術后生活習慣不佳,如久坐、久站、長期便秘或腹瀉等,可能導致痔瘡復發,形成疙瘩并伴有疼痛。 2.肛周膿腫: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疼痛,嚴重時可伴有發熱。 3.肛瘺:通常是肛周膿腫的后遺癥,有內口、外口和瘺管,外口處可出現疙瘩和疼痛。 4.外痔:肛門齒狀線以下的痔外靜脈叢曲張形成,可在肛門旁觸及腫物,伴有疼痛。 5.肛門息肉:肛管或直腸黏膜上的新生物,也可能表現為肛門旁的疙瘩和疼痛。 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肛門指診、肛門鏡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坐浴、手術等。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肛門清潔,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和腹瀉。
2024-11-03 20: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鹽城市亭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學門診部
-
痔瘡手術后三年肛門旁出現疙瘩且疼痛,可能是術后復發、肛周膿腫、肛瘺、外痔、肛門息肉等原因造成的。 1.術后復發:如果術后生活習慣不佳,如久坐、久站、長期便秘或腹瀉等,可能導致痔瘡復發,形成疙瘩并伴有疼痛。 2.肛周膿腫:多由肛腺感染引起,局部紅腫、疼痛,嚴重時可伴有發熱。 3.肛瘺:通常是肛周膿腫的后遺癥,有內口、外口和瘺管,外口處可出現疙瘩和疼痛。 4.外痔:肛門齒狀線以下的痔外靜脈叢曲張形成,可在肛門旁觸及腫物,伴有疼痛。 5.肛門息肉:肛管或直腸黏膜上的新生物,也可能表現為肛門旁的疙瘩和疼痛。 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肛腸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肛門指診、肛門鏡檢查等,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坐浴、手術等。同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久站,保持肛門清潔,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秘和腹瀉。
2024-11-04 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