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喉閉乳蛾是中醫病名,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急性扁桃體炎和急性咽炎。其發病與外感風熱、肺胃熱盛、陰虛火旺、痰瘀互結、正氣不足等有關。八味錫類散對部分喉閉乳蛾患者可能有一定療效。 1. 外感風熱:外感風熱之邪侵襲咽喉,導致咽喉紅腫疼痛。治療宜疏風清熱,可選用銀翹解毒丸等。 2. 肺胃熱盛:肺胃積熱,上攻咽喉,出現咽喉腫痛劇烈。治療需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如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等。 3. 陰虛火旺:陰虛不能制陽,虛火上炎,咽喉失養而發病。常用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 4. 痰瘀互結:痰濕與瘀血相互搏結于咽喉,病情纏綿難愈。治療應化痰祛瘀,散結利咽,可考慮金嗓散結丸。 5. 正氣不足:身體抵抗力弱,易受外邪侵襲而發病。此時應扶正祛邪,如玉屏風顆粒。 喉閉乳蛾患者應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癥狀嚴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八味錫類散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但不能單純依賴此藥,需根據具體病情綜合治療。
2024-10-31 00:33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乳蛾? 乳蛾是指喉核紅腫、喉刻表面有黃白膿點或膿點成片,但不超出喉核范圍,并伴有咽痛、咽異物感等不適癥狀的咽部疾病。本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兒童及青年多見。急性發病者多為實熱證,好發于春秋兩季,有傳染性,偶可暴發流行。病程遷延、反復發作者,多為虛證或虛實夾雜證。乳蛾一詞,宋代以前的醫籍未見記載,但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單蛾”、“雙蛾”的稱謂;金代《儒門事親·卷三》正式提出“乳蛾”之名;金元以后,始把“乳蛾”從“喉痹”、“喉風”中分類出來。明清以后,尤其是近現代,咽喉科有了較大的發展,對本病的認識基本上漸趨一致。古籍有關乳蛾的記載名目繁多。因喉核腫脹突出于喉兩側,形似乳頭,或如蠶蛾,故名乳蛾,亦稱喉蛾。因蛾與鵝同音,故古書又有寫作“乳鵝”者。本病可誘發喉癰、痹證、水腫、心悸、怔忡等全身疾病。西醫的急慢性扁桃體炎,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