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璐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外科
-
復發性腹膜后腫瘤是指在腹膜后區域腫瘤經治療后再次出現,其成因復雜,癥狀多樣,治療有一定難度,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2-08 10:04
1.成因:可能與腫瘤細胞殘留、基因突變、免疫功能異常等有關。
2.癥狀:常見腹部腫塊、腹痛、腹脹,嚴重時可影響消化、泌尿等系統。
3.診斷:依靠影像學檢查如CT、MRI等,以及病理活檢確診。
4.治療:手術切除是主要方法,輔以放療、化療。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5.預后:取決于腫瘤性質、治療效果和患者個體情況。
總之,復發性腹膜后腫瘤治療具有挑戰性,患者需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腹膜后腫瘤? 原發性腹膜后腫瘤(primary retroeritoneal tumors,PRPT)系發生在腹膜后間隙的腫瘤,是較少見的疾病。發病率較低,占全身腫瘤的0.07%~0.2%,占軟組織腫瘤的15%左右。腫瘤可為良性或惡性。多見于男性。PRPT的組織類型繁多,國內外報道惡性者居多且來源復雜。全身情況較差,腫瘤增長快、質硬而外形不規則者常為惡性;全身情況較好,腫瘤增長慢、邊緣光滑而呈囊性者常為良性。 腹膜后腫瘤生長常緩慢,且腹膜后間隙較大,腫瘤生長發展的空問較大,以致惡性腫瘤在相當時間內可無明顯癥狀,一旦出現癥狀,則病程常已不屬早期。腹膜后嗜鉻細胞瘤能分泌化學介質,產生明顯癥狀,易被及時注意。腹膜后囊腫多為良性,如淋巴管囊腫、泌尿生殖道囊腫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