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膿窠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感染性疾病,多由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皮膚膿皰、紅腫、瘙癢、疼痛等,嚴重時可影響生活質量。引發因素包括衛生習慣差、皮膚損傷、免疫力低下、接觸感染源、環境因素等。 1.衛生習慣差:個人衛生不佳,如不勤洗澡、換洗衣物,易導致皮膚污垢堆積,滋生細菌。 2.皮膚損傷:皮膚受到外傷、抓傷等,細菌容易侵入破損處引發感染。 3.免疫力低下:身體抵抗力弱,如患有慢性疾病、營養不良等,易受細菌侵襲。 4.接觸感染源:接觸患有膿窠瘡的患者或其污染物,可能被傳染。 5.環境因素:高溫、潮濕的環境利于細菌繁殖,增加患病風險。 總之,膿窠瘡雖然常見,但通過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免疫力、避免接觸感染源等措施,可有效預防。一旦患病,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2024-10-30 1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