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脾動脈瘤是一種發生在脾動脈的瘤樣擴張性疾病,其形成原因較為復雜,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損傷、感染、先天發育異常等。癥狀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因病情而異。 1.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這是常見原因,可導致動脈壁受損和彈性降低。 損傷:如腹部外傷,可能損傷脾動脈。 感染:某些細菌或病毒感染可引發炎癥,影響動脈壁。 先天發育異常:脾動脈先天結構異常易形成動脈瘤。 妊娠:孕期激素變化和血流動力學改變可能促使其發生。 2.癥狀: 多數無明顯癥狀,常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瘤體較大時,可能出現左上腹疼痛、惡心、嘔吐。 若瘤體破裂,會引起劇烈腹痛、休克等嚴重癥狀。 3.診斷: 腹部超聲:可初步篩查。 CT 血管造影:能清晰顯示瘤體大小、位置和形態。 磁共振血管造影:有助于診斷。 4.治療: 隨訪觀察:瘤體較小且無癥狀時,定期復查。 手術治療:包括瘤體切除、脾動脈重建等。 介入治療:如栓塞術,適合部分患者。 5.預后: 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后通常較好。 若瘤體破裂,預后較差。 總之,脾動脈瘤雖然相對少見,但需要引起重視。一旦發現,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定期復查。
2024-11-03 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