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粘膜損傷的表現多樣,診斷方法也有多種,包括癥狀觀察、儀器檢查等。常見的表現有胃痛、胃脹、惡心、嘔吐、反酸,診斷方法有胃鏡、超聲造影、實驗室檢查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8-02-05 20:10
1.表現:
胃痛:多為隱痛、灼痛或刺痛,與飲食、情緒等有關。
胃脹:胃內氣體積聚,感覺腹部脹滿不適。
惡心:常伴有干嘔或嘔吐的沖動。
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能有膽汁。
反酸:胃內酸性物質反流至食管和口腔,有燒心感。
出血:少量出血可表現為黑便,大量出血可導致嘔血。
2.診斷:
胃鏡:直觀觀察胃粘膜的形態、色澤、有無破損及出血點等。
胃腸超聲造影:清晰顯示胃壁結構層次,判斷損傷情況。
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可了解有無貧血;大便潛血試驗,判斷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幽門螺桿菌檢測:明確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因其與胃粘膜損傷密切相關。
胃功能四項檢查:包括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 17 及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評估胃粘膜功能。
總之,胃粘膜損傷的表現和診斷需要綜合判斷。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專業的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