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腸虛寒是中醫病癥名,多由飲食不節、外感寒邪、勞倦內傷、陽氣不足等引起,表現為腹部隱痛、喜溫喜按、腸鳴泄瀉、小便頻數等。 1.病因:飲食不規律,如過食生冷,損傷小腸陽氣;外感寒邪,直中小腸;久病體虛,勞倦過度,耗傷正氣,致小腸陽氣虧虛。 2.癥狀:腹部隱隱作痛,喜暖喜按,常伴有腸鳴、腹瀉,大便稀溏,小便頻數清長,舌淡苔白,脈沉緩。 3.診斷: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合參進行診斷,結合癥狀表現、脈象、舌象等綜合判斷。 4.治療:以溫陽散寒、健脾益氣為主。常用方劑有吳茱萸湯、理中湯等。 5.調理: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寒;飲食有節,少吃生冷、油膩食物;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6.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 小腸虛寒雖不是嚴重的病癥,但也會影響生活質量。如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通過中醫調理,改善身體狀況。
2024-10-31 0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