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微微 主治醫師
安徽省立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藥物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DITP)是一種因特定藥物導致的血液疾病,主要表現為血小板計數下降。這種病癥通常是由于藥物引發的免疫反應,使得血小板被過早破壞或者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2-13 14:35
1. 免疫介導機制:許多藥物能改變血小板表面抗原,引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攻擊并破壞血小板,導致血小板減少。
2. 骨髓抑制:某些藥物可以直接抑制骨髓造血,影響血小板的生成,如某些化療藥物。
3. 藥物毒性:部分藥物可能直接對血小板有毒性,導致其功能受損或破壞。
4. 藥物相互作用:有些藥物可能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增強對血小板的不良影響。
5.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種藥物在某些人身上可能誘發血小板減少。
DITP的診斷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的因素。治療通常涉及停用疑似藥物,并可能需要支持性療法以提升血小板水平。在任何情況下,患者應遵醫囑,及時就醫,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如果出現出血癥狀或血小板極度降低,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