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林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去濕氣的中藥有很多,如茯苓、薏米、白術、蒼術、澤瀉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2-24 08:59
1.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等。
2.薏米:能利水消腫、健脾止瀉,對脾虛濕盛所致的腹脹、腹瀉有改善作用。
3.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
4.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適用于濕阻中焦、脘腹脹滿。
5.澤瀉:利水滲濕、泄熱,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
以上只是部分常見的去濕氣中藥,但使用中藥祛濕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