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佩瑜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消化科
-
腸炎,由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表現為胃腸炎、小腸炎和結腸炎。常見癥狀包括腹瀉、腹痛、惡心和嘔吐。治療腸炎需遵循個體化原則,依據病因采取不同策略,通常包括補液、抗生素治療、止瀉藥和飲食調整等措施。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3-13 10:20
1.補液:輕度腸炎通過口服補液鹽或清水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重度腸炎可能需要靜脈輸液。
2.抗生素治療:對于細菌性腸炎,如感染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可能使用環丙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
3.止瀉藥:洛哌丁胺等藥物用于控制腹瀉癥狀,但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掩蓋病情。
4.飲食調整:初期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逐漸過渡到固體食物,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5.支持性治療:充分休息,必要時使用止痛藥緩解腹痛。
腸炎治療需綜合考慮病情嚴重程度和病因,采用個體化治療方案。若癥狀持續或加重,務必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