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堯 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內分泌科
-
甲亢性心臟病源于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心臟負荷加重,表現為心律失常、心肌病變等癥狀。治療首要控制甲狀腺功能,其次針對心臟癥狀進行干預,常用藥物包括β受體阻滯劑、抗甲狀腺藥物、利尿劑等,同時監測電解質平衡,必要時進行心臟功能評估與治療。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8-03-23 09:44
1.控制甲狀腺功能:采用甲巰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抗甲狀腺藥物,調整甲狀腺激素水平至正常范圍。
2.心律失常管理:使用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控制心率,減少房顫等心律失常發生。
3.利尿劑應用:對于心衰表現,使用呋塞米、螺內酯等利尿劑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心功能。
4.電解質監控:定期檢測鉀、鈉等電解質水平,防止因治療引起電解質紊亂。
5.心臟功能評估:通過心臟彩超等檢查,監測心臟結構與功能變化,指導后續治療策略。
治療甲亢性心臟病需綜合管理,以控制甲狀腺功能為核心,輔以心律調節、利尿、電解質平衡維持等措施,全程監測心臟狀態,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