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洪鑫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髖關節疼痛可能源于髖關節炎、關節積液、腰椎病變壓迫神經、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肌肉韌帶損傷等多種因素。病癥不同,治療策略亦有差異,需通過專業檢查確診后施治。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3-20 15:44
1.髖關節炎:慢性炎癥導致關節疼痛和僵硬。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萘普生有助于緩解疼痛和減輕炎癥。
2.關節積液:關節腔內過多液體積聚。可能需要抽取積液,并使用糖皮質激素減輕炎癥。
3.腰椎病變:腰椎問題可能壓迫神經,引發下肢或髖部疼痛。物理治療和適當的脊柱穩定鍛煉有益。
4.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血液供應減少導致組織死亡。早期可嘗試藥物治療,嚴重時可能需考慮手術。
5.肌肉韌帶損傷:急性損傷或過度使用導致。休息、冰敷、壓縮和抬高(RICE原則)是初步處理措施。
面對髖關節疼痛,重要的是找出根本原因。自我診斷可能導致治療延誤或錯誤。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詳細檢查以確定病因,并遵循專業醫生的治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