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詹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腸道疾病引發的食積口臭,通常與消化不良、胃酸過多、胃動力減弱、腸道菌群失調以及慢性胃炎等因素密切相關。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03-08 18:38
1.消化不良: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未充分消化,產生大量氣體和異味物質,引起口臭。
2.胃酸過多:胃酸分泌異常增多,刺激胃黏膜,導致食物分解異常,產生難聞氣味。
3.胃動力減弱:胃排空速度減慢,食物滯留胃內時間延長,細菌分解食物產生的氣體增加,引起口臭。
4.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有益菌與有害菌比例失衡,有害菌過度生長,分解食物殘渣產生惡臭氣體。
5.慢性胃炎:胃黏膜長期受炎癥影響,胃功能下降,食物消化吸收障礙,殘留物在胃內發酵,產生口臭。
改善胃腸道疾病引起的食積口臭,需從調整飲食習慣、增強胃動力、平衡腸道菌群等方面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如多潘立酮、乳酸菌制劑等,以促進消化,減少異味產生。同時,定期就醫,接受專業診治,對癥下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