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藝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原發性書寫痙攣是一種局限性肌張力障礙疾病,表現為書寫時手部肌肉不自主收縮,影響書寫能力。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神經遞質失衡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肉毒素注射、物理治療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3-03 15:43
1.藥物治療:可使用苯海索、巴氯芬、氯硝西泮等藥物,但需遵醫囑。這些藥物能調節神經遞質,緩解肌肉痙攣。
2.肉毒素注射:將肉毒素注射到痙攣肌肉,可減輕肌肉收縮,效果通常持續數月。
3.物理治療:如經顱磁刺激、生物反饋療法等,有助于改善癥狀。
4.生活調整: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書寫,適當休息和放松手部肌肉。
5.心理治療:減輕因疾病帶來的焦慮和壓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幫助。
原發性書寫痙攣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書寫痙攣? 書寫痙攣亦稱原發性書寫震顫,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動作性震顫,尤以書寫時出現震顫,使書寫困難最為常見。患者在書寫或做書寫動作時出現5~8Hz的手部震顫,不伴有其他功能障礙。部分患者震顫并不完全限于書寫動作,做其他相似工作或使用類似工具時也可有震顫。因此,有人提出書寫痙攣可分為任務誘導型書寫痙攣和姿位敏感型書寫痙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