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詩偉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肛腸科
-
脫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肛腸疾病,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不良排便習慣、腹壓增加、身體虛弱、先天因素、肛腸疾病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3-16 15:24
1.不良排便習慣:長時間蹲廁、排便用力過度等,會增加直腸脫垂的風險。應養成定時排便、縮短排便時間的好習慣。
2.腹壓增加:慢性咳嗽、長期重體力勞動、頻繁舉重等導致腹壓長期過高,容易引發脫肛。積極治療咳嗽等疾病,避免過度勞累。
3.身體虛弱:營養不良、年老體弱、久病后身體虛弱,使得肛門括約肌功能減弱。注意補充營養,適當鍛煉增強體質。
4.先天因素:小兒骶骨彎曲度未形成、直腸與肛管處于垂直位等先天因素,易造成脫肛。家長需關注孩子的肛腸健康。
5.肛腸疾病:內痔、直腸息肉等肛腸疾病長期刺激直腸黏膜,可能引起脫肛。及時治療肛腸疾病,防止病情進展。
6.其他因素:長期腹瀉、便秘也可能增加脫肛的幾率。保持腸道健康,預防腹瀉和便秘。
總之,預防脫肛需要從生活中的多方面入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排便習慣,注意肛腸健康。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