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博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創傷骨科
-
腰肌勞損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長期勞累、姿勢不良、急性損傷未愈、腰部肌肉力量失衡、環境寒冷潮濕等。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小針刀治療,但其效果因人而異。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3-05 13:51
1. 發病原因:長期彎腰工作或久坐,腰部肌肉持續緊張,易導致勞損。姿勢不正確,如彎腰駝背,會加重腰部負擔。急性腰部損傷未得到及時治療和充分休息,也可能發展為慢性勞損。腰部肌肉力量不均衡,部分肌肉過度使用,部分肌肉力量薄弱,影響腰部穩定性。寒冷潮濕的環境會使腰部血管收縮,肌肉痙攣,增加勞損風險。
2. 小針刀治療原理:小針刀可松解粘連的組織,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
3. 治療效果:對于部分腰肌勞損患者,小針刀能有效緩解癥狀,但存在一定復發幾率。治療效果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個體差異以及后續的保養。
4. 綜合治療:除小針刀外,還可采取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紅外線照射等。藥物治療方面,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肌肉松弛劑如氯唑沙宗等。同時,要加強腰部肌肉鍛煉,如小燕飛、五點支撐等。
5. 日常注意: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注意腰部保暖,選擇合適的床墊,減輕腰部壓力。
總之,腰肌勞損患者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自身也要注意保養,預防病情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