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立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氣血虛可能由飲食不當、過度勞累、久病不愈、情緒失調、先天不足等引起。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8-03-26 12:27
1.飲食不當:長期挑食、節食,營養攝入不均衡,無法化生足夠氣血。
2.過度勞累:身體和精神長期處于疲勞狀態,消耗過多氣血且恢復不足。
3.久病不愈:疾病損傷正氣,影響氣血的生成和運行。
4.情緒失調:如長期焦慮、抑郁等,導致氣機不暢,影響氣血運行和生成。
5.先天不足:出生時體質較弱,稟賦不足,氣血生化乏源。
了解氣血虛的成因有助于采取針對性的調理措施,如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習慣、調節情緒等。如有氣血虛癥狀,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調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