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鄭躍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對于鼻子兩側出現的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通常采用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藥物,如黃柏、地膚子、白鮮皮等,同時建議改善生活習慣,保持面部清潔干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減輕炎癥反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3-28 11:13
1.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適用于濕熱引起的皮膚炎癥。
2.地膚子,性平味甘,能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適合脂溢性皮炎伴有瘙癢癥狀的患者。
3.白鮮皮,性涼味苦,擅長清熱解毒、除濕止癢,對脂溢性皮炎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4.苦參,性寒味苦,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效果,用于脂溢性皮炎的輔助治療。
5.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脂溢性皮炎的局部治療。
在采用中藥治療脂溢性皮炎時,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并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確保安全有效。同時,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皮膚的化妝品或護膚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