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方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小兒疝氣是常見的小兒外科疾病,其發病機制、癥狀表現、治療方法、預后情況以及日常注意事項等都值得關注。包括先天發育不足、腹壁薄弱、腹壓增高等因素。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2018-03-02 15:49
1.發病機制:小兒疝氣多因鞘狀突未閉合或腹壁肌肉發育薄弱,當腹壓增高時,腹腔內容物突出形成疝氣。
2.癥狀表現:常見腹股溝或陰囊部位出現可復性腫塊,孩子哭鬧、活動時腫塊突出,安靜平臥時可回納。
3.治療方法:嬰幼兒時期可先采取保守治療,如使用疝氣帶。學齡前期若癥狀未消失則需手術,常用疝囊高位結扎術,此手術操作相對簡單,風險較低。
4.預后情況:多數患兒經治療后恢復良好,少數可能出現復發或并發癥,如陰囊血腫、切口感染等。
5.日常注意事項:避免孩子劇烈哭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壓的情況,注意觀察腫塊變化。
總之,小兒疝氣需要家長密切關注,及時就醫,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促進孩子早日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