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歲女性術后摔倒致疼痛乏力如何處理
女性,65歲,三年前右腿做過人工大股骨置換手術,手術后依靠扶手架能緩慢走動還算有力,前天在家里客廳平地摔倒,由于患者年老記憶力差也說不清自己怎樣倒下,身體什么部位先著地,當時患者覺得大腿內側與yin部中間的三角位疼痛難忍,以及之前手術后的刀口位置亦感到疼痛。不能自己站起需要人扶。坐著休息半小時后,疼痛感減少,能自己走回床上休息。當患者平躺下不久后再次感到疼痛,于是坐在床邊痛楚緩慢減少。隔天后患者平躺或坐著只感到輕微痛楚。可進行行走、坐下、站起這些需要用力的動作時之前手術后的刀口位置以及大腿內側與yin部中間的三角位有疼痛感三角位的痛楚相對大點,也都在能忍受的范圍內。雙腿嚴重乏力使不上勁。只能非常緩慢進行以上動作。摔倒至今已第三天。沒有明顯的改善。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65 歲女性,三年前右腿人工大股骨置換手術后,近日平地摔倒,出現大腿內側與陰部中間三角位及刀口疼痛,雙腿乏力。可能與軟組織損傷、關節脫位、骨折、假體松動、神經損傷等有關。 1. 軟組織損傷:摔倒時的沖擊力可能導致局部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拉傷,引起疼痛和乏力。一般通過休息、冷敷、熱敷、使用止痛藥物(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緩解。 2. 關節脫位:摔倒的姿勢不當可能造成髖關節脫位,出現疼痛和活動受限。需要進行復位治療,復位后臥床休息。 3. 骨折:較大的外力可能引起骨折,如股骨骨折等。通過 X 線、CT 等檢查確診,輕度骨折可保守治療,嚴重的需手術。 4. 假體松動:長期使用或摔倒的沖擊可能導致假體松動,引發疼痛和功能障礙。通常需要進一步評估,必要時更換假體。 5. 神經損傷:摔倒可能損傷周圍神經,影響腿部力量和感覺。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配合康復訓練。 鑒于患者的情況,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骨科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如 X 線、CT、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2024-11-06 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