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淺表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疾病,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治療可從中藥調理著手,包括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滋陰養胃等方面。若身體感到不適,務必立刻就診,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勿自行開處方。
2018-04-13 13:28
1. 健脾和胃:常用的中藥有白術、茯苓、山藥等。白術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茯苓可健脾滲濕;山藥則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作用。
2. 疏肝理氣:如柴胡、郁金、青皮等。柴胡能和解表里,疏肝解郁;郁金可行氣化瘀,清心解郁;青皮能疏肝破氣,消積化滯。
3. 活血化瘀:可選用丹參、赤芍、桃仁等。丹參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桃仁活血祛瘀。
4. 清熱解毒:比如黃連、黃芩、蒲公英等。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5. 滋陰養胃:常見的有麥冬、沙參、石斛等。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
中藥治療淺表萎縮性胃炎需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患者應前往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