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興文 主任醫師
上海江東醫院
性病科
-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中醫稱為“纏腰火龍”、“纏腰火丹”。民間俗稱“蛇丹”、“蜘蛛瘡”。 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常伴有明顯神經痛。 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或者顱神經節內,免疫功能減弱可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但亦有反復多次發作者。 一、病因。 系由水皰-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virus,VZV)所致。VZV現已命名為人皰疹病毒3型(HHV-3),此病毒呈磚形,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內含雙鏈DNA分子。VZV對體外環境的抵抗力較弱,在干燥的痂內很快失去活性。對此病毒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后,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癥狀。由于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發燒,生氣上火等,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激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此病現代醫學稱為帶狀皰疹,民間稱為蛇膽瘡,纏腰龍,飛蛇等稱。 二、特征。 帶狀皰疹又稱急性帶狀皰疹(AHZ),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 三、腰部帶狀皰疹所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 此病發生的病理機制為:本病在無或低免疫力的人體(如兒童)中引起原發感染,病原體VZV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即水痘。水痘癥狀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潛伏形式長期存在于脊神經或顱神經的神經細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從一個或數個神經節沿相應的周圍感覺神經到達皮膚,在神經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壞組織、細胞,使之發炎、出血、死亡而發病,引起復發感染,即帶狀皰疹原發感染患水痘后,少部分人能復發感染即患帶狀皰疹。大多數人攜帶病毒終身不復發感染。帶狀皰疹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后產生抗體,終身免疫,會有部分患者轉為后遺神經痛。如泛發則應警惕潛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惡性腫瘤的可能性,我們接診中發現兩例連續出現帶狀皰疹患者,建議檢查后發現患有胰腺癌。患病后要盡早就醫,正確治療,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則病情加重,疼痛加劇,輕者遺留神經痛,重者會發生意外。 本病原發感染后,病毒就躲進了神經節中,尚無辦法清除,也無法預測復發時間,所以無從預防。但已發現復發感染為帶狀皰疹與機體免疫功能關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創傷后、系統紅斑狼瘡、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長期接受皮膚激素、放射治療和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長,病情重,后遺神經痛更突出。
2018-05-23 1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