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了
專家,您好:我孩子九個月了,最近我比較苦惱,因為好像一些嬰兒類的藥物對于孩子的疾病好像都不太奏效,藥的味道是挺好的,甜甜的,也不會妨礙她服用,但是效果太差,對于孩子感冒發燒腹泄效果都差,今天孩子發燒了,我打算給她拿些苦藥來喝喝看,請問專家,應該怎樣搭配苦藥來給孩子服用呢?請告知詳細藥名,為感!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杰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孩子發燒是常見的身體反應,通常意味著身體正在對細菌或病毒感染做出抵抗。在處理兒童發燒時,遵循以下步驟至關重要,確保安全有效地緩解癥狀:
2019-12-16 19:57
1. 評估體溫:首先,使用體溫計準確測量孩子的體溫。體溫在37.5°C到38.5°C之間視為低燒,超過38.5°C則為高燒。
2. 物理降溫:若體溫未超過38.5°C,可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如溫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同時,保持室內通風,衣著不宜過厚,幫助熱量散發。
3. 充分補水:發燒時,孩子體液容易流失,確保孩子攝入足夠的水分,避免脫水。
4. 藥物治療:當體溫超過38.5°C時,可考慮使用退燒藥。常用的兒童退燒藥有布洛芬(商品名如美林)和對乙酰氨基酚(商品名如泰諾林)。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說明書或醫囑給藥,注意年齡和體重的劑量指導。
5. 觀察癥狀:伴隨發燒的其他癥狀,如咳嗽、腹瀉或嘔吐,也需留意,并及時向醫生反饋。這些癥狀可能指示需要特別處理的其他健康問題。
6. 避免自行配藥:關于“苦藥”的想法,實際上不應盲目追求藥物的苦味或甜味來判斷其有效性。藥物是否有效取決于成分而非味道,且未經醫生指導擅自搭配藥物可能對孩子造成風險。
7. 專業咨詢:如果常規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發燒,或孩子出現嗜睡、呼吸急促、持續嘔吐等癥狀,應立即就醫,由專業醫生評估并開具適合的治療方案。
記住,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是獨特的,因此在處理發燒或其他健康問題時,遵循個體化醫療原則至關重要。始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任何藥物,確保安全性和適用性。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洪臣 副主任技師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檢驗科
-
您好,可以試試中藥湯藥的治療較好。 感冒是小兒常見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治療小兒感冒的藥物也較多,有的家庭備有“小藥箱”,孩子感冒了不到醫院看,拿家里儲存的感冒藥給孩子吃,或者自己到藥店給孩子買藥吃,這樣做很危險。因為有不少成人用的感冒藥,對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兒感冒用藥要特別慎重,如“速效傷風膠囊”、“感冒通”、“安痛定”等藥,含有撲熱息痛、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咖啡因等成分。這些成分對骨髓造血系統可產生抑制作用,影響小兒血細胞的生成和生長,導致白細胞減少及粒細胞缺乏,降低小兒的免疫力,有的可引起中毒性肝損壞。那么,小兒怎樣正確服用感冒藥呢? 一、 小兒感冒不要急于退熱。 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既有利于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于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但高熱時(39℃以上)應在醫生指導下退熱。退熱的最好辦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可配合使用退熱藥。 常用的退熱藥有:10~20%安乃近滴鼻液,每次1~3滴;撲爾敏片,每天每千克體重0.35毫克,分3-4次口服;小兒退熱栓,每次半粒到1粒,塞入肛門,一日不超過3次,退熱后停用。 不要使用APC(復方阿司匹林),因為APC有興奮作用,而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甚至因血液中游離膽紅素堆積而出現黃疸。同時這種藥對消化系統和肝腎功能有損害,有的可能引起瑞氏綜合征,造成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尤其是3歲以下的幼兒,一般不主張用這種藥。 二、 小兒感冒不要隨便使用抗生素。 由于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所以必須使用抗病毒藥。常用的抗病毒藥有: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2、板藍根沖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開水沖服。 3、雙嘧達莫(潘生丁),1日2次,1次5~25毫克,口服。以上藥物可酌情選用,效果比較可靠,副作用小。 三、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合用抗生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經常患扁桃體炎;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 四、無論用何種藥物,都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
2012-10-17 2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