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藥物誘發的血小板減少是指因使用某些藥物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的情況。治療方法包括立即停用可疑藥物、使用升血小板藥物、輸注血小板、進行免疫調節治療、必要時采取血漿置換等。 1.立即停用可疑藥物:這是首要措施。如常見的可能導致血小板減少的藥物有肝素、奎寧、磺胺類藥物等。一旦懷疑是藥物引起,應立即停用。 2.使用升血小板藥物:例如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細胞介素-11等,能刺激骨髓造血,增加血小板生成。 3.輸注血小板:當血小板嚴重減少,有出血風險時,可輸注血小板以快速提升血小板數量。 4.進行免疫調節治療:如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抑制免疫反應,減少血小板破壞。 5.血漿置換:對于病情嚴重、常規治療無效的患者,血漿置換可去除體內的致病抗體和藥物成分。 總之,對于藥物誘發的血小板減少,應及時診斷,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案需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制定,同時患者應在正規醫院接受治療,并遵循醫生的建議。
2024-11-04 1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