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鐵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腸結核手術后 2 個月,十七小時不吃飯是不建議的。這可能影響身體恢復,導致營養缺乏、胃腸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影響藥物吸收以及增加并發癥風險等。 1. 營養缺乏:長時間不進食,身體無法獲取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影響傷口愈合和身體機能恢復。 2. 胃腸功能紊亂:胃腸長時間處于空腹狀態,胃酸分泌可能異常,引起胃腸蠕動減緩,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等癥狀。 3. 免疫力下降:營養不足會削弱免疫系統,使身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降低,增加感染的風險。 4. 影響藥物吸收:部分治療腸結核的藥物需要在飯后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刺激,長時間不吃飯可能影響藥物吸收和療效。 5. 增加并發癥風險:如低血糖、低血壓等,對心腦血管系統造成負擔,不利于整體健康。 總之,腸結核手術后應保持規律的飲食,保證營養攝入,促進身體康復。如有特殊情況無法按時進食,應及時咨詢醫生,采取適當的措施。
2024-11-27 02:1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結核? 腸結核(intestinal tubereulosis)是結核桿菌侵犯腸道引起的慢性特異性炎癥,主要由人型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絕大多數繼發于腸外結核,如肺結核等。結核桿菌進入腑道,可引發腸道病變,以回盲部最常見,其次為升結腸、回腸、空腸,再次是其他腸段。可形成潰瘍或增生型腸結核。本病多見于20~40歲青壯年,女性稍多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