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晉波 主治醫師
忻州男科醫院
其他
綜合二科
-
宮頸糜爛是常見的婦科疾病,長期存在有癌變風險。可能的原因包括感染、激素變化、性生活影響等。治療方法有藥物、物理治療、手術等。需重視定期篩查,早發現早治療。 1.感染:病原體如細菌、病毒、支原體等感染宮頸,可引發炎癥和糜爛。治療常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頭孢呋辛、阿奇霉素等。 2.激素變化:體內雌激素水平波動,可能導致宮頸柱狀上皮外移,形成糜爛樣改變。一般無需特殊治療,調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穩定激素水平。 3.性生活:不潔性生活、性生活過于頻繁或劇烈等,可能損傷宮頸。要注意性生活衛生,適度進行。 4.多次分娩:多次分娩可能使宮頸受到損傷,增加患病風險。產后要注意休息和恢復。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時,易發生宮頸病變。通過鍛煉、均衡飲食等提高免疫力。 總之,對于長期存在的宮頸糜爛,尤其是疑似癌變的情況,要保持冷靜,盡快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增強免疫力。
2024-11-27 1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