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小名 住院醫師
家庭醫生診所
其他
內科
-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原因還不是很明確,是乙酰膽堿受體抗體介導的細胞免疫依賴和補體參與的神經-肌肉接頭處傳遞障礙,基本病理變化是突觸后膜表面乙酰膽堿受體減少含量降低,患者表現為骨骼肌活動時容易疲勞,休息或用膽堿酯酶抑制藥可以緩解。目前一般采用Ossermen改良法對重癥肌無力進行分型,一共包括Ⅰ-Ⅴ型,五個類型。 Ⅰ型:眼肌型,主要是單純眼外肌受累,表現為一側或雙側上瞼下垂,有復視或斜視。 Ⅱ型:全身型,表現為病變累及一組以上延髓支配的肌群,例如可能導致頸、項、背部及四肢軀干肌肉群受累引起肌無力。據其嚴重程度可分為Ⅱa與Ⅱb型。其中Ⅱa型病情較輕,患者的下肢無力明顯,上樓抬腿無力,但是無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癥狀。Ⅱb型患者會表現為明顯全身無力,常伴有輕度吞咽困難,有時嗆咳,伴有胸悶和呼吸不暢等癥狀。 Ⅲ型:急性暴發型或重癥激進型,該類型起病快,進展迅速,短期內患者出現嚴重全身肌無力和呼吸肌麻痹,威脅生命安全。 Ⅳ型:遲發重癥型,該類型起病隱匿,緩慢進展,1-2年內會由Ⅰ型、Ⅱ型發展出現球麻痹和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Ⅴ型:肌肉萎縮型,該類型患者病程反復2年以上,常由Ⅰ型或Ⅱ型發展而來。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堅持長期進行藥物治療,同時患者應學會自我保健和心態調整。合理搭配飲食結構,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堅持適當運動鍛煉,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2018-05-20 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