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思純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重度胃底靜脈曲張,常繼發于門脈高壓癥,見于肝硬化、重度肝炎或肝癌等情況,治療難度較大,且伴有嘔血時預后不佳。治療需綜合考慮基礎疾病狀態、曲張程度及出血風險。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8-08-10 23:14
1.基礎疾病治療:針對肝硬化、肝炎或肝癌的基礎治療至關重要,可能涉及抗病毒治療、肝保護藥物使用,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
2.藥物控制:β受體阻滯劑,如普萘洛爾,有助于降低門脈壓力,減少出血風險。
3.內鏡下治療:包括內鏡下曲張靜脈套扎術(EVL)和內鏡下組織膠注射硬化術(EIS),直接處理曲張靜脈,預防出血。
4.介入治療: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IPS),通過建立人工通道以降低門脈壓力。
5.外科手術:在特定情況下,如藥物和內鏡治療無效時,可能需要考慮斷流術或分流術。
重度胃底靜脈曲張的治療復雜,需個體化評估。鑒于潛在的生命危險,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制定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