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強 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共濟失調型腦性癱瘓,源于腦部發育早期的損傷,常見原因包括母體不良生活習慣、妊娠期并發癥、圍產期風險因素、新生兒期疾病以及遺傳因素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8-04 17:18
1.母體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酗酒或濫用藥物,這些行為會增加胎兒腦損傷的風險。
2.妊娠期并發癥:母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經歷先兆流產等情況,可能對胎兒腦部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3.圍產期風險因素:高產次、早產或高齡產婦,以及胎兒宮內感染、宮內窘迫等狀況,均是腦性癱瘓的重要誘因。
4.新生兒期疾病:生后窒息、核黃疸、中毒及營養不良等問題,可直接損害新生兒腦組織。
5.遺傳因素:家族中有腦性癱瘓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歷史,也可能增加患病概率。
共濟失調型腦性癱瘓的成因復雜,涉及多個階段的潛在風險,預防措施應從孕前準備至產后護理全程覆蓋,以減少發病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