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艷玲 主任醫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面對脫水引起的電解質紊亂,首要步驟是恢復體內水分平衡,并糾正低鉀、低鈉血癥。通常,通過靜脈輸液補充鹽分和鉀可以有效改善癥狀。在治療期間,定期復查電解質水平至關重要,以監測療效。同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稀飯、面條等易消化食物,有助于鞏固治療成果。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7-31 11:55
1.恢復水分平衡:采用靜脈輸液,快速補充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尤其是鈉和鉀離子。
2.電解質補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化鈉注射液、氯化鉀注射液等,精確調整體內電解質濃度。
3.監測電解質水平:治療初期,每日復查電解質,評估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4.飲食調整:攝入富含鉀、鈉的食物,如香蕉、土豆、酸奶等,促進電解質平衡。
5.預防復發:保持充分飲水,避免過度出汗,特別是在高溫環境或劇烈運動后。
脫水導致的電解質紊亂需及時通過靜脈輸液補充鹽分和鉀離子,同時調整飲食,加強監測,防止復發。全程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確保安全有效。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電解質紊亂? 電解質紊亂是指血漿中離子(Na、K、Ca、Mg、Cl、HCO3等)不在正常范圍內,導致身體出現一系列癥狀。陽離子以Na含量最高,約占陽離子總量的90%以上,對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體液的分布和轉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他的離子含量雖少但卻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