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反復腦栓塞的成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心臟疾病、血管病變、血液異常、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其他疾病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07-24 17:17
1.心臟疾病:房顫是常見原因之一,其導致心房顫動不規律,易形成栓子。通過心臟彩超可明確診斷,治療藥物有華法林、達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能有效抗凝,預防栓子形成。
2.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狹窄,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血管造影能幫助診斷,治療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以及阿托伐他汀穩定斑塊。
3.血液異常:如蛋白 C 或蛋白 S 缺乏等導致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需進行血液檢查確診,治療可能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4.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吸煙會損傷血管內皮,酗酒影響血液循環,高脂飲食增加血液黏稠度。改變這些習慣對預防腦栓塞很重要。
5.其他疾病:某些腫瘤可產生癌栓,免疫系統疾病也可能增加栓塞風險。針對原發病進行治療是關鍵。
了解反復腦栓塞的成因對于預防和治療至關重要。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