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方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臍疝是常見的問題,其形成與新生兒腹部肌肉發育狀況有關。處理臍疝,要了解其成因、癥狀、治療方法、日常護理及預后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8-07-20 11:40
1.成因:新生兒腹部肌肉尚未發育強壯,存在間隙,腸子易通過此間隙凸出形成臍疝。
2.癥狀:主要表現為臍部有突出物,通常在哭鬧、用力時明顯。
3.治療:多數患兒無需藥物或手術治療,隨著年齡增長可自愈。可使用銅板等物品適當按壓臍部,但需注意力度和位置。
4.日常護理:可以正常洗澡,保持臍部清潔干燥。避免讓孩子長時間哭鬧、劇烈咳嗽等增加腹壓的情況。
5.預后:一般在 1 歲多至 2 歲時,腹部肌肉發育完善,臍疝會自然消失。
總之,新生兒臍疝通常不是嚴重問題,家長不必過于焦慮。注意觀察臍疝變化,做好日常護理,耐心等待孩子成長即可。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新生兒臍疝? 由于臍環關閉不全或軟弱,腹腔內臟在中線臍部突出≥0.5cm,筋膜缺損直徑≥1.0cm,而皮膚及皮下組織完整者稱為新生兒臍疝(umbilical hernia)。多見于早產兒,胎齡愈小,出生體重愈低,發生率愈高。臍疝大小不一,直徑從0.5cm~≥10cm低出生體重兒多見,體重<1500g者75%有臍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