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海標 副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嬰兒臍疝增大,常見于臍部瘢痕組織薄弱或臍環未完全閉合,加之腹內壓增高所致。2歲以下患兒非手術治療為主,若疝環直徑超過1.5~2厘米或持續增大,考慮手術治療。治療前,應確保無并發癥,如疝嵌頓或絞窄。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21 22:06
1.非手術治療:適用于大多數2歲以下嬰兒,采用疝帶加壓法,減少腹內臟器突出,促進臍環自行閉合。
2.手術治療:適用于疝環較大或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患兒,通過開放或腹腔鏡手術,修補臍環缺陷,加固腹部肌肉。
3.監測與觀察:定期復查,監測臍疝大小變化,及時發現并處理疝嵌頓等并發癥。
4.生活方式調整:避免增加腹壓的行為,如劇烈哭鬧,保持大便通暢,以減輕對臍部的壓力。
5.就醫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兒科或普通外科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病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嬰兒臍疝增大需重視,早期干預可預防并發癥,根據疝環大小及患兒年齡選擇非手術或手術治療,遵循醫生指導,定期隨訪。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臍疝? 發生于臍部的腹外疝統稱為臍疝(umbilal hemia),女性多于男性,成人中以肥胖者居多;新生兒比成年人多。嬰兒臍疝多為易復性疝,常干哭鬧、咳嗽、排便或排尿困難時于臍部出現圓形腫塊,安靜、平臥時可消失,很少發生嵌頓,用手指可清楚地捫及臍環的邊緣,并有咳嗽沖擊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