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殷恒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血管外科
-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是一種發生在四肢淺表靜脈的非化膿性炎癥,常伴隨血栓形成。疾病的發生與血液流速減緩、血管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如長時間站立或久坐、靜脈穿刺、手術后、外傷、糖尿病等狀況均可誘發。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7-24 20:38
1.血液流速減緩: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如久坐或久站,使血液在靜脈中流動緩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2.血管壁損傷:如反復的靜脈穿刺、外傷等,可直接損傷血管壁,促進血栓形成。
3.血液高凝狀態:手術、外傷、燒傷、糖尿病等狀況下,血液的凝固性增強,易于血栓形成。
4.特殊人群:孕婦、老年人以及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或病理狀態改變,血管壁功能下降,更容易發生血栓性淺靜脈炎。
5.其他因素:包括吸煙、肥胖、口服避孕藥等,這些因素也可增加血液黏稠度,促使血栓形成。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發生機制復雜,涉及多種因素,預防和治療需綜合考慮上述各種可能的原因,采取相應措施以減少發病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