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病癥,包括多種表現形式,如嘔血、黑便等。其原因多樣,涉及疾病、藥物、生活習慣等。治療需綜合考慮,包括藥物治療、內鏡治療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21 05:12
1.疾病因素: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胃腸道黏膜損傷,導致血管破裂出血。
2.血管病變: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這是肝硬化常見并發癥。
3.藥物影響: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損傷胃腸道黏膜。
4.應激反應:重大創傷、大手術、嚴重感染等應激狀態下,可引發急性胃黏膜病變導致出血。
5.惡性腫瘤:胃腸道的惡性腫瘤侵犯血管也會造成出血。
6.全身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統疾病,影響凝血功能,易導致出血。
總之,嘔血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種表現,一旦出現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通過詳細的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患者在治療期間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勞累,遵醫囑進行后續的治療和復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