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詹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放置時間過長的食物確實容易引起中毒,主要原因在于細菌繁殖、霉菌生長、化學物質變化、營養成分分解以及交叉污染等五個方面。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20 14:56
1.細菌繁殖:食物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細菌會迅速繁殖,尤其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些細菌能產生毒素,引發食物中毒。
2.霉菌生長:潮濕環境下,食物易受霉菌侵襲,產生有害霉菌毒素,如黃曲霉素,對人體肝臟造成損害。
3.化學物質變化:食物中的化學成分在長時間放置后可能發生變化,例如油脂氧化產生有害物質。
4.營養成分分解:維生素和蛋白質等營養成分隨時間延長而分解,降低營養價值同時可能產生有毒物質。
5.交叉污染:不同食物之間或食物與不潔容器接觸,導致病原體傳播,增加中毒風險。
為避免食物中毒,建議遵循食品安全原則,及時冷藏不易保存的食物,食用前檢查食物狀態,避免食用變質食品。若出現食物中毒癥狀,如腹痛、腹瀉、惡心等,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