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性面癱的引發因素較為多樣,常見的有病毒感染、神經受壓、自身免疫、創傷以及中毒,還有其他一些可能的因素。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26 14:56
1.病毒感染:常見的如帶狀皰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它們侵襲面神經,引發炎癥和水腫,導致面癱。
2.神經受壓:像顱內腫瘤、中耳乳突炎等疾病,可能會對面神經造成壓迫,影響其功能。
3.自身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格林-巴利綜合征,會攻擊面神經,造成損傷。
4.創傷:包括面部的嚴重外傷、手術等醫源性損傷,破壞了面神經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5.中毒:長期接觸鉛、砷等有毒物質,可使面神經受到損害,引發面癱。
6.寒冷刺激:在寒冷環境中,面部血管收縮,神經缺血缺氧,可能導致面癱。
7.代謝障礙: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謝紊亂,也可能影響面神經的營養供應,導致功能障礙。
總之,周圍性面癱的病因較為復雜。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盡快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以便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