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周圍性面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其發病與面神經受損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具體有使用抗病毒藥物、營養神經藥物、針灸、按摩、面部表情訓練。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8-07-26 12:56
1.藥物治療:早期可使用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配合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營養神經的藥物。
2.物理治療: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神經水腫。
3.中醫治療:針灸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按摩能放松面部肌肉,促進恢復。
4.康復訓練:進行面部表情訓練,如皺眉、閉眼、鼓腮等,有助于恢復面部肌肉功能。
5.日常護理: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風直吹;保持良好的作息,增強免疫力。
周圍性面癱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患者應保持耐心,積極配合治療,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