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強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頭部外傷一般不會直接導致腦萎縮,但可能引起腦震蕩、顱內出血等情況。腦萎縮的發生通常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年齡增長、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長期酗酒、營養不良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07-26 14:57
1.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會自然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這是生理老化的表現。
2.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會影響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發腦萎縮。
3.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像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會導致神經元逐漸丟失,引起腦萎縮。
4.長期酗酒:酒精對大腦神經細胞有毒性作用,長期酗酒可能造成腦萎縮。
5.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 B12、葉酸等營養素,會影響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增加腦萎縮的風險。
總之,腦萎縮的發生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多種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如果懷疑有腦萎縮,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頭顱 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同時,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腦萎縮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