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唯師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硬膜外遲發血腫,一種顱腦損傷后的并發癥,特點在于初期影像學檢查可能未顯示異常,隨后隨時間推移逐漸形成血腫。起因多樣,包括血管損傷、凝血功能障礙、二次撞擊傷害等,臨床表現復雜,從輕微頭痛到嚴重神經系統損害不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7-26 14:58
1.血管損傷:顱骨骨折或腦膜血管撕裂,起初出血量少,隨時間積累形成血腫。
2.凝血功能障礙:先天性或藥物誘導的凝血異常,延遲止血過程,增加血腫形成風險。
3.二次撞擊傷害:初次創傷后再次受傷,加劇原有損傷,促進血腫發展。
4.高血壓:血壓控制不良,增加顱內血管破裂幾率,誘發血腫。
5.抗凝治療:長期抗凝藥物使用者,如華法林、阿司匹林等,影響血小板功能,易形成血腫。
硬膜外遲發血腫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與影像學復查,早期識別對預后至關重要。治療上,輕癥通過嚴密觀察、藥物調整控制,重癥則需緊急手術清除血腫,恢復顱內壓力平衡。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