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動脈硬化癥和腦梗塞在病因、癥狀、檢查手段、治療方法及預后方面存在差別。具體包括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神經系統表現、影像學檢查結果、臨床治療策略和疾病恢復情況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7-26 15:02
1.病因:腦動脈硬化癥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關;腦梗塞常因血栓形成、栓塞等,如房顫導致的心源性栓塞。
2.癥狀:腦動脈硬化癥癥狀相對較輕,常有頭痛、頭暈、耳鳴等;腦梗塞癥狀較重,如單側肢體無力、言語不清,甚至昏迷。
3.檢查:腦動脈硬化癥可通過血脂、血壓測量,頸部血管超聲等檢查;腦梗塞常用頭顱 CT、MRI 等明確梗塞部位和范圍。
4.治療:腦動脈硬化癥以控制危險因素為主,如使用阿托伐他汀降脂、硝苯地平降壓;腦梗塞急性期可行溶栓治療,如阿替普酶,還可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5.預后:腦動脈硬化癥病情進展較緩慢;腦梗塞易遺留神經功能障礙,如偏癱。
總之,通過綜合分析上述多個方面,結合臨床檢查,能夠對腦動脈硬化癥和腦梗塞進行準確鑒別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