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明沃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小腹墜痛在中醫診斷中,可能與肝郁氣滯、寒濕凝滯、氣血不足、濕熱下注、瘀血內阻等有關。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8-07-27 18:37
1.肝郁氣滯: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血運行不暢,導致小腹墜痛。調理宜疏肝理氣,可用逍遙丸等。
2.寒濕凝滯:外感寒濕之邪,凝滯于胞宮,引起疼痛。治療需溫經散寒,如艾附暖宮丸。
3.氣血不足:氣血虛弱,胞宮失養,出現墜痛。應益氣養血,比如八珍丸。
4.濕熱下注:濕熱之邪蘊結下焦,影響胞宮。清熱利濕可選龍膽瀉肝丸。
5.瘀血內阻:瘀血阻滯胞宮脈絡,致小腹墜痛。活血化瘀可用少腹逐瘀丸。
小腹墜痛的中醫診斷較為復雜,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癥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