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汪利華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感冒期間出汗,通常與體內炎癥反應增強、體溫調節機制失衡以及藥物作用有關。此外,身體在對抗病毒時,代謝率升高,也可能引起多汗。還有部分情況下,過度穿衣或環境溫度偏高也會加劇出汗現象。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07-31 13:32
1.體內炎癥反應:病毒感染引發的炎癥反應,使身體產生發熱,進而通過出汗來散熱,以維持體溫平衡。
2.體溫調節機制:感冒時,體溫調節中樞可能受到影響,導致體溫設定點上升,從而通過出汗來降低體溫。
3.藥物作用:某些感冒藥,如含有對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解熱鎮痛藥,可以促進出汗,幫助退燒。
4.代謝率升高:身體在對抗病毒時,免疫系統的活動增加,導致代謝率升高,進而產生更多熱量,出汗是散熱的一種方式。
5.外部因素:穿著過多或處于溫暖環境中,即使沒有感染,也可能導致出汗增多,感冒時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感冒時出汗是身體自我調節的一種表現,有助于緩解癥狀。但重要的是補充足夠的水分,以防脫水,并根據醫生建議合理使用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