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龐艷華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食物中毒常由細菌、病毒、寄生蟲卵、霉菌毒素等污染食物引起,常見問題食品包括未煮熟的肉類、海鮮、蛋類、未經消毒的奶制品、存放不當的剩菜剩飯、受污染的果蔬等。面對身體的不適,最明智的選擇是立即就醫,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確保安全有效。
2018-08-03 19:14
1.未煮熟的肉類:禽畜肉可能攜帶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未充分加熱可致食物中毒。
2.海鮮:貝類、魚類若儲存不當,易滋生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引發急性胃腸炎。
3.蛋類:雞蛋殼表面可能沾染沙門氏菌,內部也可能存在細菌,食用前需徹底加熱。
4.未經消毒的奶制品:生奶及乳制品可能含有布魯氏菌、結核分枝桿菌,需經過巴氏殺菌處理。
5.剩菜剩飯:長時間放置在室溫下,細菌繁殖迅速,如葡萄球菌、蠟樣芽孢桿菌,可產生毒素。
6.受污染的果蔬:清洗不徹底的果蔬可能帶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引發病毒性腸胃炎。
為預防食物中毒,確保食品安全至關重要,食物應充分加熱,生熟分開處理,果蔬徹底清洗,剩余食物冷藏保存,避免食用過期變質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