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打針的針眼有可能感染,這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打針部位的清潔度、個人的免疫力、針具的衛生情況、打針后的護理以及所注射藥物的性質等。 1. 打針部位的清潔度:若打針部位本身存在污垢、細菌,感染風險會增加。 2. 個人的免疫力: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抗感染能力弱,易感染。 3. 針具的衛生情況:未嚴格消毒的針具可能攜帶病菌,導致針眼感染。 4. 打針后的護理:打針后短時間內沾水、搔抓或摩擦針眼處,易引發感染。 5. 所注射藥物的性質:某些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可能影響局部組織,增加感染幾率。 總之,雖然打針后針眼感染并非普遍現象,但仍需注意上述因素,做好預防。一旦發現針眼紅腫、疼痛、發熱等感染跡象,應及時就醫。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碘伏消毒,或服用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羅紅霉素等抗生素。同時,要強調的是,使用任何藥物都應遵醫囑。
2024-11-27 11:18
-